一直以来,“科幻”一次都没有准确的定义,最简单的定义就是“科学幻想”,而最定义广泛的说法认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科幻作品”。而我个人自从高中接触科幻作品以来,对“科幻”二字的认知就是:人类基于现实中已存在的事物或者概念产生的对于未来的创想。
现实中已存在的事物或者概念,即目前已产生或者有实现可能的科技产品和人类的文化精粹。简单举个栗(例)子,冰箱现在应该人人家里都有吧,如果从概念方面进行拆分——冰箱是一种使食物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用于防止食物变质的民用家具,我们可以得到“低温保存”、“防止变质”和“民用家具”三个关键词。从这三个提取出的概念进行发散(对未来的想象)写出的就是科幻作品。比如①强调“低温保存”这一特点的话,是不是可以说一切具有低温特性的空间都可以称为“冰箱”。再发散一下,天王星和海王星可不可以是“冰箱”?自然形成的零下224℃的可以在太阳系内稳定存在且可定位的空间难道不是冰箱吗?接着就可以在这个“天体冰箱”用来干什么和怎么用上进行发散,例如设定为远未来生产力超级过剩的情况下,或者近未来用于保存仅在低温环境才有活性的高级实验材料之类的。再比如②强调“防止变质”这一特点,是不是可以最终得到“人体冷冻(生物体冷冻/活体冷冻)”这一老生常谈的科幻题材?再再比如(让我说完,墙破症之怒)③强调“民用家具”的属性的话,是不是可以得到能完成所有家电任务的“超级保姆冰箱”(我们一般管这个叫保姆机器人)?或者可以可以代替家庭成员的“男友/女友冰箱”?(图穷匕见,说的就是你,原子之心魅魔冰箱诺拉)
至于对于未来的创想,其实很简单,可以浓缩成“想象力”三个字。想象力这个东西在我们从地上用两条腿站起来成为智人(在智人之前也有人种是双腿站立的,别管这个bug)的时候就存在了。在那之前,我们看到一颗果树,只会看看上面有没有果子,有就吃,没有就走,很干净简单的逻辑(输入法怎么会默认萝莉是第一个词啊,我打错了四遍);但是在那以后——想象力诞生以后,我们看到一颗果树不只是停下来吃,我们还会进行采集——这是为未来做准备,从此产生了最原始的远见;在随后到二十万到三十万年左右的时光中,我们的远见不断增长,我们学会了耕种、学会了畜牧和养殖,然后不断增长远见终于从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中解放了出来,成就了“想象力”。
虽然一开始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被抽象成某未知的牛鬼蛇神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的科技树逐渐被点亮,我们开始尝试用逻辑(……)和理性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提出猜想,从此“科幻”的概念就诞生了。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科幻”一词的理解,欢迎大家和谐讨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