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向不存在的敌人——《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

“他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冲向不存在的敌人”,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就蹦出了这句话。大约也是这段时间总是听到隔壁指导老师在说的缘故。

这是在说班上的一个同学,只听物理数学课,其他的课都自习自学。不过每次物理和地理都能拿满分。有一天年级主任遇到他,看他头发不合规,就随口说了一句:“你头发这么长,为什么不扎个辫子?”于是从那之后就他一直梳着一个小辫子。“我要是剪掉了,不就是认输了吗?”

我觉得他大约通过这种方式找自己在这个尖子班的意义。

其实我也一直没太想明白该怎么对待“意义”。有时候觉得人们找意义的行为常常导致进入功利主义的怪圈,每做一件事都要“有用”,不敢发呆一分钟,不愿做和“成功”无关的尝试。

所以第一次听到Oasis的歌,被他们“无所谓”的态度深深吸引了。所以之前在杂志上看到这个描述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击中了——“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但是“没有意义”带来的虚无感,却又是活下去的阻碍。人们不知道奋斗一生是为了什么,所以唐志军的女儿问“我们人类存在于宇宙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那么,就上路去寻找。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从北京来到西南边陲。

刚听说这部电影的时候,因为有成都,我以为会讲《科幻世界》的故事。电影里有个很神秘的“陨石猎人”,在乡间小路开着改装的碰碰车。他对唐志军说:“91年成都,科协大会,有见过面。”23年成都,真的要办世界科幻大会了。但是可惜它不再是为科幻爱好者而办的活动了,成了房地产商赚钱的工具了。

不过故事最后没有发生在成都。而在西南某个不知名的小城里。一段段真实的剪影,大红的三轮车在公路上切割着的水果店里人张望的眼神。想到刘森在《县城》里唱的“多加辣,不要糖,没事儿别看老板娘。”西南的小城错落不齐地分布在山坡田坎里,比北方更多一份神秘。黑绿色的山林,阴天,黏腻的土地。

孙一通每次倒在那湿漉漉的土里时 ,面朝黄土,我就生怕他闷死了。才来到村子找到一通的这一段,真的好喜欢,就像回到了老家。大家站在自家院坝里,交流都靠吼,插着手远远看着才来到村里的“不速之客”。在田坎上分块不同的菜,竹林,高高的杂草。古石佛像安静地坐在树林里,看起来废弃了,但是又似隐隐的神迹。这个村里还在广播外面的世界,一个现代桃花源。说了一遍又一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却处处展现着“野性的呼唤”。看着在这里的人上山下田为最普通的生活劳作,却每天都静静地听着广播里念着诗歌。

天马行空、毫无逻辑的诗歌。无法解释,无处考证。

人类确实就像一首诗。不知从何而来,仿佛是一时兴起。如神迹般,生生不息,于历史长河中存活下来,寻找自我意义。很多时候,真的很难说出这些诗有什么含义。辞藻就这样堆砌起来,毫无章法,表意不清。但是你看着整首诗就是觉得,很美,很美。

所以,或许无意义就是意义吧。活着,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就是神迹。不需要求你建功立业、传宗接代,不用总想着走出太阳系走向大宇宙才能证明人类伟大而独特。只需要每个人都丰富而具体地活着,认真地追求幸福,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记忆和坚持。当每个人都幸福了,全人类也就幸福了。不用处处宣扬宏大叙事里的历史价值,三代建功立业,只需要一次路边野餐,荒诞与戏谑同样能讲好科幻的故事。

当石狮子上落满麻雀,当走丢的驴子出现在小河边,当青苔在巨大的铁球飞行器上默默生长,当陨石猎人的帽子莫名挂在树枝上,当山洞里的孙一通就这样消失了。三二一,跟着一起闭眼睁眼,真的有一种美妙的感觉。一种精神病人被相信的温暖感觉,你也是蘑菇吗?

电影开头就说了精神病对研究地外文明很有价值。唐志军不顾他人的眼光坚持了一辈子,彩蓉老师嘴上说神经病但是还是支持这个寻找活动,那日苏和晓晓充满期待的眼神出现。其实我似乎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小学的时候总去看《宇宙未解之谜》或者《外星人探秘》,期待着外星人来请我上飞船做实验。初中的时候在有天晚上看到天空里有个红色的点静止在空中。屏住了呼吸看了半分钟,赶紧跑进去找爸爸来看,然后就不见了。我觉得是飞碟。大学加入了科幻协会之后,大家总是调侃“喜欢科幻的,多少有点精神问题”。是哦,说到激动之处,总是怀疑要背AI取代。但是能遇到这样一行人,走这未尽之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你说唐志军寻找着不存在的外星人,想象抑郁的女儿面对不存在的敌人。结果最后发现这一切真的存在呢。他给女儿的诗是泣不成声,是理解,是原谅。其实,无论是堂吉诃德还是唐僧,还是渺小的个人,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就足够有意义了。

6 个赞

小时候我看到过几个黄色的箭头状的东西在空中以非常慢的速度前进,当时我就觉得,这就是“飞碟”吧,现在也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看完《宇宙探索编辑部》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那句“好奇心是很重要的”。长大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飞碟了,也许是现在没那么多时间抬头看天了,也许是外星人只愿意出现在好奇心还没被消磨的孩子面前吧。

4 个赞

“这不是普通的雪花,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这部在平遥战果累累的片子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上映。起初知道标榜科幻,本着支持中国科幻发展的心和科幻协会的朋友一起观看,其实内心早已对它打下了“不如流浪地球的二级国产科幻片”标签,就这样抱着些许期待和并不乐观的心态去看了点映。没想到遇见了近几年来最喜欢的国产电影。
“这是一个神经病的大聚会”
每一个热爱科幻的人,或许都曾仰望星空,想象过外星人的样子,都曾有过那些超出一切认知的想法 或许是自己也常有那些不着边际的想法和跳脱出现实的瞬间,这部片子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和那些看似神经质的角色那份微弱的共鸣。
无论是孙一通还是唐志军,他们都是常人眼中的“异类”,执着于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物,坚信着那些奇怪的道理。唐志军是一个民科,民科在我心中却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像上了发条,从出生起似乎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赶着向前,没有空暇为某件事驻足,也没有时间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他们却为了某个难题能有一个答案,穷尽一生寻求溃败。这种精神在我心中与那些改变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并无二致。因此,我对他们是敬佩的。
“如果宇宙是一首诗,我们每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
片子在最后表达了自己存在主义的内核,尽管我本人在科幻作品中更喜欢将地球和人类置于宇宙中,发现自己渺小的虚无主义表现,但仍不妨碍我喜欢这部影片。影片中的人们找到了答案,找到了自己所寻求的东西。因此能说出每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这样浪漫的话。不过人类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一定是意义重大的。也许是我并没有寻找到自己的答案,所以才对虚无主义如此着迷,似乎把地球和人类看的渺小能给我并不努力的生活的生命带来慰藉。不过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在某一天找到这个答案 。
在文艺片难以立足的电影市场,即使有微曝光和好口碑,这样具有创新的文艺片依旧举步维艰,由于学校路演和学生聚集,学校周围的影院排片和上座率都表现很好,给我一种即将大爆的错觉。看了很多帖子才知道 在一些体量小的城市甚至没有一场排片。物欲横流的时代,用心输出内容的作品值得更好的结果,有创作热情和独立思想的电影人在努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让市场重新选择他们。

4 个赞